松山刻章|松山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
更新:2025-01-25 07:02 编号:35501163 发布IP:117.61.116.189 浏览:3次详细介绍
松山刻章|松山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松山
篆刻,这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既彰于庙堂,亦显于民间,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
苏东河是北京市一位篆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幼便在陈左黄、蒋维崧、韩天衡等书法和篆刻名家指导下学习篆刻,作品以工稳印中的细朱文、九叠篆印等古玺印为主。经过多年研习,他致力于创新和传播篆刻文化,将篆刻与时代相结合,努力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篆刻作品。
篆刻一块印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有了构思还不能马上动手,要先在脑海中构图。边框需用尺子画直线,而苏东河已经把自己的手训练成了一把活尺子。章面画完之后开始进行雕刻,篆刻的工具一般有十几种之多,用于不同的工序使用。一般印章石的硬度是摩氏2- 4度,而刻刀为7度左右,能够轻易对石材进行雕刻。
印章的篆法、章法,Zui后均要通过刀法来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成功作品的。好的刀法讲究下刀稳准,出刀明确,既要求篆法与章法统一,又要在细节处寻求微妙变化。
除了刀法,还要心手一致,一边落刀一边感受石头的质感和印文逐渐浮现过程的变化。刀感、手感与心意相通,才能让这方寸天地赋有独特艺术生命。布局疏密犹如天成,初次篆刻好后要将印章盖印出来,这一步叫作“钤印”。
钤印的作用,是检查印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发现瑕疵,需要修改补刀,在保留刀法的情况下,将印章不符合初衷的笔画进行修改,Zui终印出Zui完美的印章效果。但一枚印章并没有就此完成,还要为其镌刻边款,边款内容一般有章名、时间和署名,印文与边款相互映衬,对印章而言是一种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双重升华。
《宁夏故事|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任振斌匠心篆刻先烈诗章》(宁夏日报2024年报道)
(部分内容)宁夏贺兰石印章篆刻技艺传承人任振斌,默默坚守5年,用一双巧手精雕细刻,制作完成90幅以先烈诗词为主题的篆刻作品,再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生动历史、一个个鲜活真实的高尚灵魂。任振斌将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热爱,也向人们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广州工人运动之一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一首不朽诗篇。这幅作品上方的绝笔诗用篆刻艺术形式展现,作品下方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形象,选用木版画艺术形式雕刻拓印。大部分作品都有先烈肖像印,用崇敬的心刻出革命先烈的精气神。”展出现场,任振斌向观展者逐一讲解篆刻艺术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诗词内容、篆刻基本技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展出的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篆刻而成,文字采用了甲骨文、大篆、小篆,学习古代玺印、秦汉印章、历代篆刻艺术的创作风格,还借鉴碑刻、瓦当文、古砖文、铜镜铭文的艺术形式,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45年。每当一枚印章篆刻完成,我的心情都无比激动,一种成就感油生。有时刚离开工作室,又忍不住跑回去再研读、修改或重新设计,直到满意为止。”对任振斌来说,展出的每幅作品都有感人故事,难以忘怀。
中国印章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印章文化,以下是其主要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与三代——印章的萌芽与形成: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已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其较高的“刻字”水平为印章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受制陶方法启示,先民们在陶拍上刻纹饰,而陶印即由此脱胎而出。印章的形成与货物及私有财产的发展相关,其作用是证明物归谁主。到了西周,随着商品经济出现,玺印开始具有凭信作用。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古玺的百花齐放:这一时期诸侯割据、思想活跃,印章从人际间交往的凭证逐渐登上政治舞台,苏秦佩六国相印游说诸国便是例证。各国的官私印章在书体、材质、尺寸、形状等方面均无特殊定制,其文字奇诡难辨、章法参差错落,反映出印人自由地将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使印章呈现出自然、率真、质朴的艺术风格。
秦代——印章艺术在统一规范中发展:秦统一六国后,为体现王权尊贵,只有皇帝所用的印章称“玺”,用玉制作;臣民使用的印章称“印”,用金、银、铜等制作。入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中的“摹印篆”(秦小篆的一种),印章风格趋于古朴平整。
汉代——成熟期印章艺术的广泛应用:汉朝基本沿袭秦制,儒家治国思想逐步形成,典章制度更加完善。为方便统治者的体现及公私间交往,专门创造了“缪篆”用于印章。缪篆简便易识,笔画横平竖直,方中带圆,在印章章法中易体现伸缩挪让、顾盼呼应的艺术效果,迎合了儒家的中庸哲理,奠定了汉代印章在中国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汉代官印分文官印和武官印,文官用铸印,武官用凿印。
魏、晋、南北朝——动乱期印章艺术的衰落与生机: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印章艺术发展相对缓慢,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隋唐——转型期印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探索:随着造纸业的发达,官府文书逐渐弃简牍而改用纸帛,印章蘸上印泥盖在纸面的做法开始流行。北朝晚期至隋,纸张逐渐代替简牍普遍使用,印压在泥上使之凸起的白文直接变为钤印于纸上的朱文,使用更清晰醒目。隋朝统一后将官印新体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印章作用从封缄简牍演变为签署文书。印章在尺寸、重量、印纽及使用方式等方面也有变化,导致收纳方式从秦汉私人保管的印囊演变为隋唐官府存放的印匣。
五代、两宋与辽金——官私印的板滞与自由两极分化:唐宋是书法、绘画的鼎盛时期,但印章风格与秦汉时期有较大不同。宋代官印广泛使用七叠篆、九叠篆,印面硕大,风格变为边宽厚重的细朱文印,钤于官防文告上的大红印章彰显出森严威猛的气派。唐宋民间印章仍存汉印遗风,其左盘右绕的叠文篆为明清文人刻印提供了启示。
元代——通俗与复古的分道扬镳及各成异趣:宋末元初,大书画家赵孟頫自篆印文,与Zui早的印学理论家吾丘衍提倡的以汉印为的审美观被元代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奠定了文人刻印以汉印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明代——尚意思想的入印与流派的诞生:明中后期,江南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出现,思想界个性解放思潮兴起,文化环境发生变化。印人的文化品味不断提高,与文人来往密切,印材变革和功能变化也使印章的“文人品味”成为可能。印人把“工匠化”的技术赋予文人品味,使印章成为文人书斋、案头的清玩,文人也更多地参与到印章艺术实践中,印人和文人的身份逐渐融合。“工人印”与“文人印”的分野逐渐形成,文人和工匠在印章上的合作赋予了印章艺术新的内涵,并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
清代——印外求印形成印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促进了艺术思想的碰撞、渗透和衍生,也推动了印章艺术的繁荣和转型。一些失意文人、书画家介入印章创作,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及书法、绘画的某些因素融入其中,使印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面貌,并产生了浙、皖等诸多流派,流派间相互渗透,将印章艺术推向高峰。此时“印章”已发展为“篆刻”艺术。
民国时期——印学的独立意识加强与学科化的雏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群芳争艳与独立学科的建树:1955年明确了国家机关印章为圆形,并规定了相关印章的尺度、样式和制发办法等。随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圆形印章成为社会各层次印章的主体和主流。而西泠印社的成立以及印学博物馆的落成等,对中国印学的发展、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代篆刻与现代印风的时间概念相对模糊。当代篆刻大概从上个世纪“文革”结束至90年代初中期,其人物韩天衡确定了“奇中见平、动中寓静”“雄”“奇”“变”“韵”的主攻方向,将草篆和写意画的特点引入创作。90年代初中期至今则属于现代印风时期,这一时期的中青年印人和爱好者兴起了流行印风,他们个性张扬,但部分人缺少传统印学功底和必备的文化素养。
中国印章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经验、民族素质和文化精神风貌,显示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玺印,具有战国文字圆转、自然、结构多变、生动活泼的特点。古玺印文字多采用战国古文,属大篆系统,其结构与青铜器铭文基本相同,由于各国文字互不统一,表现在印章上更为自由,结体与字形变化多端。有的严谨,有的松散,有的古朴苍茫,有的奇逸多姿,有的动静结合,有的变化万千。古玺外形与结体变化多姿、形态丰富、古朴自然,其文字结构常见简化或繁化的处理方式,以适应方寸之间布局的需要,用伸缩挪移、穿插错位、借笔、连笔等手法去造型,以达到符合审美的要求。如古玺的结体往往任其自然大小,欹正与方圆都较为随意,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均能随势而安,自然天成。朱文多为铸造,线条凝练、遒劲,变化极尽丰富;白文则有铸制和凿刻两种,铸者线条匀整,凿者字势开张,体格纵逸。
秦代:秦印一般有“田”“日”“口”三种界格,官印多数为“田、日”界格形式,平正规整的多为高官权显,刻划随意的则多为中小官吏,“日、口”多为私印及吉语箴言印等。秦印以凿刻白文为主,入印文字多以秦小篆为基础,风格与秦权量诏版相类似,以横平竖直、方中寓圆为主,点画生动自然,姿态顾盼相应。
汉代:汉印大多是铜质的,也有金印,其刻法浑厚方正,后人多效仿。汉印的文字笔画方折平直,章法上相对较为平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印章风格以承袭汉制为主,与东汉末期的风格十分接近,但端庄厚重方面稍逊于汉印。三国时期官印传世的以武职官印为多,形式上因制度不同而有差异。西晋官印趋于整饬,笔画方整。东晋以后,汉印风格发生较大变异,文字笔画变得细瘦,结构趋于草率,布局漫不经心,不复两汉官印的庄重和严整,但也有活泼多变、笔画劲挺的佳作。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多为凿制而成,艺术性方面不太讲究,十六国的印章基本承续魏晋印章的传统,但因篆书实用功能衰退,印章文字形体草率,笔画粗细不甚讲究,凿制时转折生硬,有一种不假修饰且略显荒疏的气象。凿印刀法不加修饰,率直随意,结构多有欹侧,冲击了汉印程式,导致其解体,产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隋唐时期:官印仍以汉缪篆入印,字法上采用难度更大、处理更困难的小篆,重视每个字的变化,为布满印面有意放宽或压扁字形,甚至改变笔画走势,线条以分布均匀为基本格调,有屈伸、俯仰、疏密的变化。唐代出现蟠条印,其焊接方法导致印面上的文字多不合“六书”原则。
宋元时期:宋印的质料以铜、玉居多,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宋徽宗赵佶的书画印章多用蜜印。元代印章的刻法、篆文有变化,质料除铜、玉外,又增添玛瑙、象牙、水晶、木、角等。石料印章开始被使用,形状丰富,章法多变,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新面貌,石章盛行。元代印色以油印为主,兼有水印,油印因有油质,字口较蜜印、水印清楚,此后成为主要印料。元代出现的圆、细、挺秀有力的小篆朱文印。
明清时期:篆刻艺术在明代进入复兴时期,出现许多印学流派,在章法、刻法、刀法上呈现出各种流派和风格。以地区分,有以丁敬为首的浙派、邓石如为首的皖派等。浙派以汉印带有隶意,形成拙朴雄健的风格。清代印学大家还有胡镬、吴昌硕、赵之谦、黄士陵等,多种风格争奇斗艳。印材仍以各种石料为主,多采用寿山石、青田石,田黄印石Zui为名贵。印色主要是油质,水印已消失。明清以来的印文特征比较复杂,文人篆刻运动产生了许多流派,他们对印文的处理有一套复古与创新的艺术手段。刀法上,各流派的篆刻家都有其各自的鲜明特征,强调“稳、准、狠”,尽量不修改和少修改。
刀法在篆刻艺术中对表现力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独特的艺术氛围
不同的刀法能够创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例如,犀利明快的刀法会营造出一种简洁、干练的氛围,给人以直接而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沉稳凝重的刀法则能塑造出庄重、肃穆的感觉,使作品充满历史的厚重感。
凸显印文的精神内涵
刀法的运用可以强化印文所表达的精神特质。如果印文想要传达出果敢、坚毅的情感,刚劲有力的刀法就能更好地凸显这种特质;若印文意在表现含蓄、婉约之美,细腻柔和的刀法则能将这种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塑造作品的风格特征
是形成篆刻作品风格的关键要素之一。奔放豪迈的刀法可能造就豪放派的风格,作品充满张力与激情;而细腻精巧的刀法则可能促成婉约派的风格,作品尽显精致与典雅。
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刀法的深浅、宽窄变化,可以在平面的印面上塑造出立体的效果。比如,在阴刻中,较深且宽窄不一的刀法可以让印文有凹陷的层次感;在阳刻中,通过刀法的轻重变化能使凸起的部分更具立体感。
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刀法犹如作者的笔触,直接反映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在心情激昂时,可能运用急促有力的刀法;而在心境平和时,刀法或许会更加沉稳舒缓。
赋予作品生命力和动感
灵活多变的刀法可以让印文线条仿佛具有生命,展现出流动、跳跃的态势。比如,富有节奏感的刀法能让印文看起来像是在舞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
精湛独特的刀法能够使作品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提升其在审美上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从而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例如,丁敬的篆刻刀法苍劲质朴,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古拙之美;而邓石如的刀法流畅婉转,其作品则展现出一种灵动飘逸的韵味。刀法是篆刻艺术表现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作品Zui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印章的独白》
我是一枚印章,安静地躺在这方小小的世界里。我的身躯由坚硬的石料或细腻的木材铸就,身上刻着的字迹和图案,是我存在的意义。
在那漫长的雕琢过程中,刻刀与我亲密接触,每一次的刻划都是一次蜕变。从Zui初的粗糙模样,逐渐变得精致而独特。我感受着刻刀的力量,也承受着赋予我生命的使命。
我见证了无数重要的时刻。当合同在我身下留下印记,那意味着一份承诺的达成;当书画作品因我而增添韵味,那是艺术与传统的交融。我是权力的象征,是信誉的保证,也是情感的寄托。
有时,我被郑重地拿起,在庄重的文件上留下庄重的痕迹;有时,我被轻轻抚摸,感受着主人对我的珍视。我知道,我的每一次出现,都承载着责任和信任。
岁月流转,我可能会磨损,字迹可能会变得模糊,但我所代表的意义永远不会消逝。我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时光的记录者。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虽默默无语,却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故事。我的存在,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传承。 松山刻章|松山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
《刻章艺术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刻章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授学生刻章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刻章的基本技法,如阴刻、阳刻等。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提高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刻章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
阴刻和阳刻的基本技法。
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刻章作品。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刻刀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理想的刻制效果。
帮助学生在刻制过程中处理细节,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刻章艺术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等基础知识。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刻章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刻制印章,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设计和创作思路,相互交流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刻刀、印石、印泥、砂纸、铅笔、橡皮等。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教学课件:包含刻章艺术的历史、技法、作品欣赏等内容的 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精美的刻章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刻章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刻章的艺术特点。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刻章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 PPT 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刻章作品。
讲解刻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刻刀的种类、印石的选择等,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详细讲解刻章的基本技法,包括阴刻、阳刻的特点和操作方法,结合图片和简单的示例进行说明。
(三)教师示范(10 分钟)
教师在展示台上现场示范刻制一枚简单的印章,边刻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强调刻刀的握法、用力的技巧以及如何避免错误。
(四)学生实践(45 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文字,用铅笔在印石上进行初步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设计和刻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刻刀。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印章蘸上印泥,印在纸上进行展示。
组织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堂(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刻章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和学生的实践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刻章,提高自己的技艺。
六、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枚更复杂的印章。
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和展览,让学生了解刻章艺术。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刻章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刻刀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篆刻,这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既彰于庙堂,亦显于民间,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
苏东河是北京市一位篆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幼便在陈左黄、蒋维崧、韩天衡等书法和篆刻名家指导下学习篆刻,作品以工稳印中的细朱文、九叠篆印等古玺印为主。经过多年研习,他致力于创新和传播篆刻文化,将篆刻与时代相结合,努力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篆刻作品。
篆刻一块印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有了构思还不能马上动手,要先在脑海中构图。边框需用尺子画直线,而苏东河已经把自己的手训练成了一把活尺子。章面画完之后开始进行雕刻,篆刻的工具一般有十几种之多,用于不同的工序使用。一般印章石的硬度是摩氏2- 4度,而刻刀为7度左右,能够轻易对石材进行雕刻。
印章的篆法、章法,Zui后均要通过刀法来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成功作品的。好的刀法讲究下刀稳准,出刀明确,既要求篆法与章法统一,又要在细节处寻求微妙变化。
除了刀法,还要心手一致,一边落刀一边感受石头的质感和印文逐渐浮现过程的变化。刀感、手感与心意相通,才能让这方寸天地赋有独特艺术生命。布局疏密犹如天成,初次篆刻好后要将印章盖印出来,这一步叫作“钤印”。
钤印的作用,是检查印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发现瑕疵,需要修改补刀,在保留刀法的情况下,将印章不符合初衷的笔画进行修改,Zui终印出Zui完美的印章效果。但一枚印章并没有就此完成,还要为其镌刻边款,边款内容一般有章名、时间和署名,印文与边款相互映衬,对印章而言是一种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双重升华。
《宁夏故事|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任振斌匠心篆刻先烈诗章》(宁夏日报2024年报道)
(部分内容)宁夏贺兰石印章篆刻技艺传承人任振斌,默默坚守5年,用一双巧手精雕细刻,制作完成90幅以先烈诗词为主题的篆刻作品,再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生动历史、一个个鲜活真实的高尚灵魂。任振斌将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热爱,也向人们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广州工人运动之一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一首不朽诗篇。这幅作品上方的绝笔诗用篆刻艺术形式展现,作品下方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形象,选用木版画艺术形式雕刻拓印。大部分作品都有先烈肖像印,用崇敬的心刻出革命先烈的精气神。”展出现场,任振斌向观展者逐一讲解篆刻艺术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诗词内容、篆刻基本技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展出的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篆刻而成,文字采用了甲骨文、大篆、小篆,学习古代玺印、秦汉印章、历代篆刻艺术的创作风格,还借鉴碑刻、瓦当文、古砖文、铜镜铭文的艺术形式,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45年。每当一枚印章篆刻完成,我的心情都无比激动,一种成就感油生。有时刚离开工作室,又忍不住跑回去再研读、修改或重新设计,直到满意为止。”对任振斌来说,展出的每幅作品都有感人故事,难以忘怀。
中国印章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印章文化,以下是其主要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与三代——印章的萌芽与形成: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已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其较高的“刻字”水平为印章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受制陶方法启示,先民们在陶拍上刻纹饰,而陶印即由此脱胎而出。印章的形成与货物及私有财产的发展相关,其作用是证明物归谁主。到了西周,随着商品经济出现,玺印开始具有凭信作用。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古玺的百花齐放:这一时期诸侯割据、思想活跃,印章从人际间交往的凭证逐渐登上政治舞台,苏秦佩六国相印游说诸国便是例证。各国的官私印章在书体、材质、尺寸、形状等方面均无特殊定制,其文字奇诡难辨、章法参差错落,反映出印人自由地将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使印章呈现出自然、率真、质朴的艺术风格。
秦代——印章艺术在统一规范中发展:秦统一六国后,为体现王权尊贵,只有皇帝所用的印章称“玺”,用玉制作;臣民使用的印章称“印”,用金、银、铜等制作。入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中的“摹印篆”(秦小篆的一种),印章风格趋于古朴平整。
汉代——成熟期印章艺术的广泛应用:汉朝基本沿袭秦制,儒家治国思想逐步形成,典章制度更加完善。为方便统治者的体现及公私间交往,专门创造了“缪篆”用于印章。缪篆简便易识,笔画横平竖直,方中带圆,在印章章法中易体现伸缩挪让、顾盼呼应的艺术效果,迎合了儒家的中庸哲理,奠定了汉代印章在中国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汉代官印分文官印和武官印,文官用铸印,武官用凿印。
魏、晋、南北朝——动乱期印章艺术的衰落与生机: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印章艺术发展相对缓慢,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隋唐——转型期印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探索:随着造纸业的发达,官府文书逐渐弃简牍而改用纸帛,印章蘸上印泥盖在纸面的做法开始流行。北朝晚期至隋,纸张逐渐代替简牍普遍使用,印压在泥上使之凸起的白文直接变为钤印于纸上的朱文,使用更清晰醒目。隋朝统一后将官印新体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印章作用从封缄简牍演变为签署文书。印章在尺寸、重量、印纽及使用方式等方面也有变化,导致收纳方式从秦汉私人保管的印囊演变为隋唐官府存放的印匣。
五代、两宋与辽金——官私印的板滞与自由两极分化:唐宋是书法、绘画的鼎盛时期,但印章风格与秦汉时期有较大不同。宋代官印广泛使用七叠篆、九叠篆,印面硕大,风格变为边宽厚重的细朱文印,钤于官防文告上的大红印章彰显出森严威猛的气派。唐宋民间印章仍存汉印遗风,其左盘右绕的叠文篆为明清文人刻印提供了启示。
元代——通俗与复古的分道扬镳及各成异趣:宋末元初,大书画家赵孟頫自篆印文,与Zui早的印学理论家吾丘衍提倡的以汉印为的审美观被元代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奠定了文人刻印以汉印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明代——尚意思想的入印与流派的诞生:明中后期,江南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出现,思想界个性解放思潮兴起,文化环境发生变化。印人的文化品味不断提高,与文人来往密切,印材变革和功能变化也使印章的“文人品味”成为可能。印人把“工匠化”的技术赋予文人品味,使印章成为文人书斋、案头的清玩,文人也更多地参与到印章艺术实践中,印人和文人的身份逐渐融合。“工人印”与“文人印”的分野逐渐形成,文人和工匠在印章上的合作赋予了印章艺术新的内涵,并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
清代——印外求印形成印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促进了艺术思想的碰撞、渗透和衍生,也推动了印章艺术的繁荣和转型。一些失意文人、书画家介入印章创作,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及书法、绘画的某些因素融入其中,使印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面貌,并产生了浙、皖等诸多流派,流派间相互渗透,将印章艺术推向高峰。此时“印章”已发展为“篆刻”艺术。
民国时期——印学的独立意识加强与学科化的雏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群芳争艳与独立学科的建树:1955年明确了国家机关印章为圆形,并规定了相关印章的尺度、样式和制发办法等。随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圆形印章成为社会各层次印章的主体和主流。而西泠印社的成立以及印学博物馆的落成等,对中国印学的发展、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代篆刻与现代印风的时间概念相对模糊。当代篆刻大概从上个世纪“文革”结束至90年代初中期,其人物韩天衡确定了“奇中见平、动中寓静”“雄”“奇”“变”“韵”的主攻方向,将草篆和写意画的特点引入创作。90年代初中期至今则属于现代印风时期,这一时期的中青年印人和爱好者兴起了流行印风,他们个性张扬,但部分人缺少传统印学功底和必备的文化素养。
中国印章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经验、民族素质和文化精神风貌,显示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玺印,具有战国文字圆转、自然、结构多变、生动活泼的特点。古玺印文字多采用战国古文,属大篆系统,其结构与青铜器铭文基本相同,由于各国文字互不统一,表现在印章上更为自由,结体与字形变化多端。有的严谨,有的松散,有的古朴苍茫,有的奇逸多姿,有的动静结合,有的变化万千。古玺外形与结体变化多姿、形态丰富、古朴自然,其文字结构常见简化或繁化的处理方式,以适应方寸之间布局的需要,用伸缩挪移、穿插错位、借笔、连笔等手法去造型,以达到符合审美的要求。如古玺的结体往往任其自然大小,欹正与方圆都较为随意,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均能随势而安,自然天成。朱文多为铸造,线条凝练、遒劲,变化极尽丰富;白文则有铸制和凿刻两种,铸者线条匀整,凿者字势开张,体格纵逸。
秦代:秦印一般有“田”“日”“口”三种界格,官印多数为“田、日”界格形式,平正规整的多为高官权显,刻划随意的则多为中小官吏,“日、口”多为私印及吉语箴言印等。秦印以凿刻白文为主,入印文字多以秦小篆为基础,风格与秦权量诏版相类似,以横平竖直、方中寓圆为主,点画生动自然,姿态顾盼相应。
汉代:汉印大多是铜质的,也有金印,其刻法浑厚方正,后人多效仿。汉印的文字笔画方折平直,章法上相对较为平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印章风格以承袭汉制为主,与东汉末期的风格十分接近,但端庄厚重方面稍逊于汉印。三国时期官印传世的以武职官印为多,形式上因制度不同而有差异。西晋官印趋于整饬,笔画方整。东晋以后,汉印风格发生较大变异,文字笔画变得细瘦,结构趋于草率,布局漫不经心,不复两汉官印的庄重和严整,但也有活泼多变、笔画劲挺的佳作。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多为凿制而成,艺术性方面不太讲究,十六国的印章基本承续魏晋印章的传统,但因篆书实用功能衰退,印章文字形体草率,笔画粗细不甚讲究,凿制时转折生硬,有一种不假修饰且略显荒疏的气象。凿印刀法不加修饰,率直随意,结构多有欹侧,冲击了汉印程式,导致其解体,产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隋唐时期:官印仍以汉缪篆入印,字法上采用难度更大、处理更困难的小篆,重视每个字的变化,为布满印面有意放宽或压扁字形,甚至改变笔画走势,线条以分布均匀为基本格调,有屈伸、俯仰、疏密的变化。唐代出现蟠条印,其焊接方法导致印面上的文字多不合“六书”原则。
宋元时期:宋印的质料以铜、玉居多,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宋徽宗赵佶的书画印章多用蜜印。元代印章的刻法、篆文有变化,质料除铜、玉外,又增添玛瑙、象牙、水晶、木、角等。石料印章开始被使用,形状丰富,章法多变,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新面貌,石章盛行。元代印色以油印为主,兼有水印,油印因有油质,字口较蜜印、水印清楚,此后成为主要印料。元代出现的圆、细、挺秀有力的小篆朱文印。
明清时期:篆刻艺术在明代进入复兴时期,出现许多印学流派,在章法、刻法、刀法上呈现出各种流派和风格。以地区分,有以丁敬为首的浙派、邓石如为首的皖派等。浙派以汉印带有隶意,形成拙朴雄健的风格。清代印学大家还有胡镬、吴昌硕、赵之谦、黄士陵等,多种风格争奇斗艳。印材仍以各种石料为主,多采用寿山石、青田石,田黄印石Zui为名贵。印色主要是油质,水印已消失。明清以来的印文特征比较复杂,文人篆刻运动产生了许多流派,他们对印文的处理有一套复古与创新的艺术手段。刀法上,各流派的篆刻家都有其各自的鲜明特征,强调“稳、准、狠”,尽量不修改和少修改。
刀法在篆刻艺术中对表现力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独特的艺术氛围
不同的刀法能够创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例如,犀利明快的刀法会营造出一种简洁、干练的氛围,给人以直接而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沉稳凝重的刀法则能塑造出庄重、肃穆的感觉,使作品充满历史的厚重感。
凸显印文的精神内涵
刀法的运用可以强化印文所表达的精神特质。如果印文想要传达出果敢、坚毅的情感,刚劲有力的刀法就能更好地凸显这种特质;若印文意在表现含蓄、婉约之美,细腻柔和的刀法则能将这种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塑造作品的风格特征
是形成篆刻作品风格的关键要素之一。奔放豪迈的刀法可能造就豪放派的风格,作品充满张力与激情;而细腻精巧的刀法则可能促成婉约派的风格,作品尽显精致与典雅。
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刀法的深浅、宽窄变化,可以在平面的印面上塑造出立体的效果。比如,在阴刻中,较深且宽窄不一的刀法可以让印文有凹陷的层次感;在阳刻中,通过刀法的轻重变化能使凸起的部分更具立体感。
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刀法犹如作者的笔触,直接反映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在心情激昂时,可能运用急促有力的刀法;而在心境平和时,刀法或许会更加沉稳舒缓。
赋予作品生命力和动感
灵活多变的刀法可以让印文线条仿佛具有生命,展现出流动、跳跃的态势。比如,富有节奏感的刀法能让印文看起来像是在舞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
精湛独特的刀法能够使作品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提升其在审美上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从而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例如,丁敬的篆刻刀法苍劲质朴,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古拙之美;而邓石如的刀法流畅婉转,其作品则展现出一种灵动飘逸的韵味。刀法是篆刻艺术表现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作品Zui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印章的独白》
我是一枚印章,安静地躺在这方小小的世界里。我的身躯由坚硬的石料或细腻的木材铸就,身上刻着的字迹和图案,是我存在的意义。
在那漫长的雕琢过程中,刻刀与我亲密接触,每一次的刻划都是一次蜕变。从Zui初的粗糙模样,逐渐变得精致而独特。我感受着刻刀的力量,也承受着赋予我生命的使命。
我见证了无数重要的时刻。当合同在我身下留下印记,那意味着一份承诺的达成;当书画作品因我而增添韵味,那是艺术与传统的交融。我是权力的象征,是信誉的保证,也是情感的寄托。
有时,我被郑重地拿起,在庄重的文件上留下庄重的痕迹;有时,我被轻轻抚摸,感受着主人对我的珍视。我知道,我的每一次出现,都承载着责任和信任。
岁月流转,我可能会磨损,字迹可能会变得模糊,但我所代表的意义永远不会消逝。我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时光的记录者。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虽默默无语,却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故事。我的存在,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传承。 松山刻章|松山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
《刻章艺术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刻章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授学生刻章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刻章的基本技法,如阴刻、阳刻等。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提高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刻章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
阴刻和阳刻的基本技法。
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刻章作品。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刻刀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理想的刻制效果。
帮助学生在刻制过程中处理细节,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刻章艺术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等基础知识。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刻章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刻制印章,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设计和创作思路,相互交流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刻刀、印石、印泥、砂纸、铅笔、橡皮等。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教学课件:包含刻章艺术的历史、技法、作品欣赏等内容的 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精美的刻章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刻章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刻章的艺术特点。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刻章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 PPT 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刻章作品。
讲解刻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刻刀的种类、印石的选择等,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详细讲解刻章的基本技法,包括阴刻、阳刻的特点和操作方法,结合图片和简单的示例进行说明。
(三)教师示范(10 分钟)
教师在展示台上现场示范刻制一枚简单的印章,边刻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强调刻刀的握法、用力的技巧以及如何避免错误。
(四)学生实践(45 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文字,用铅笔在印石上进行初步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设计和刻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刻刀。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印章蘸上印泥,印在纸上进行展示。
组织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堂(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刻章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和学生的实践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刻章,提高自己的技艺。
六、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枚更复杂的印章。
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和展览,让学生了解刻章艺术。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刻章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刻刀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公司新闻
- 长海刻章|长海合同章、公章、财务章长海刻章|长海合同章、公章、财务章长海王燕云的“禅”系列篆刻作品:王燕云号京西翁... 2025-01-17
- 南安刻章|南安合同章、公章、财务章南安刻章|南安合同章、公章、财务章南安《神秘的印章》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古董店... 2025-01-17
- 泰州刻章|泰州合同章、公章、财务章泰州刻章|泰州合同章、公章、财务章泰州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玺印,具有战国文字圆转... 2025-01-17
- 海原刻章|海原合同章、公章、财务章海原刻章|海原合同章、公章、财务章海原尧授天赤帝符玺:汉代纬书《春秋合诚图》记载... 2025-01-17
- 柳南刻章|柳南合同章、公章、财务章柳南刻章|柳南合同章、公章、财务章柳南从前,有一个小小的刻章铺子,坐落在繁华都市... 2025-01-17
我们的其他产品
- 镇沅刻章|镇沅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渝水刻章|渝水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溪湖刻章|溪湖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太原刻章|太原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普兰刻章|普兰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泸州刻章|泸州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掇刀刻章|掇刀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丹阳刻章|丹阳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韩城刻章|韩城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 - 庐阳刻章|庐阳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100.00元/大铭印章
品牌:大铭刻章